专题报道
北师大120周年校庆经管学术论坛“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对外开放与经济安全”研讨会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2022-03-21
浏览次数:

          2022年3月19日上午,由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国家经济安全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对外开放与经济安全”线上研讨会顺利举行。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自然资源部油气战略研究中心、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林业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人民论坛网、光明网、中银证券等政产学界专家应邀出席。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戚聿东、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解小娟致开幕词,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蔡宏波主持开幕式。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党委书记姚枝仲、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贺力平先后进行主旨发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赵家章担任主持。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冯维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李燕、自然资源部矿业权司一级调研员刘欣、复旦大学国际经济与政治研究中心主任黄河、中央财经大学人事处处长和金融学院教授谭小芬、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经济研究室主任孙彦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对外传播中心主任林跃勤、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周建军、人民论坛网总编辑陈阳波、光明网理论编辑部总监蒋正翔、《国际安全研究》主编谭秀英、《国际经济评论》编辑部主任王碧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科研处副处长范合君、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国家经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郝宇彪等参加圆桌论坛。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国家经济安全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李婧担任主持。

  

  插入1

  

  与会专家从各自角度阐述了新国际国内环境下在对外开放中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意义、路径并提出建议。

  一是在高水平开放中实现经济安全。在宏观层面,在新发展格局下通过高水平自立自强推动实现高质量国内国际双循环。在新环境下,应辨析不安全因素的来源,建立保障安全的体系和屏障,打造经济韧性,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在中观和微观层面,完善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发挥企业家精神,加快推动产业链补短板、锻长板,打造自主安全、创新,既竞争又包容合作的产业链。

  二是分析了经济安全的现状及面临的内外挑战。当今世界秩序在重构过程中,外部环境恶化。美国、欧盟等西方国家面临结构调整,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的意愿和能力下降,多边主义发展受挫,俄乌冲突下的制裁措施不断加码,影响全球经济;在金融领域,我国面临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稳定因素给金融开放和保证经济安全带来挑战;在能源和资源领域,我国面临着大而不均、外部依赖性较高、国际市场垄断等诸多威胁;在科技领域,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明显不足,部分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受制于人,自主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三是针对开放中经济安全问题的具体应对措施。在政策导向上,应继续坚持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不断拓宽国际合作路径,持续拓展基于“一带一路”、RCEP等国际合作的范围,在开放中探索维护安全的有效途径;应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增强国内经济高质量循环发展能力,打造良好产业基础,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为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和金融开放做好理论和政策的储备、市场建设的准备,防范国际金融风险;应提高创新驱动力,提高安全意识,坚持制造业核心技术的自立自强;应依托产业链寻找核心动力,培育自主品牌,增强大企业国际竞争力和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能力。

 

  供稿:学科科研办公室

责编:郝宇彪

  审核:蔡宏波